华侨兴教,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侨界关注)

发布时间:2024-12-05 09:37:27 来源: sp20241205

  观众在陈嘉庚纪念馆内参观“集美学村”展。   陈嘉庚纪念馆供图

  集美大学掠影。   集美大学供图

  1913年1月27日,在集美村(社)的陈氏大宗祠前,热闹的爆竹声打破乡村的宁静。从这天起,集美村(社)的135名陈姓儿童走进新式学堂,集美学校现代教育的第一声上课铃声在这里响起。

  近日,由厦门市委统战部、厦门市教育局指导,陈嘉庚纪念馆主办的“集美学村——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展览在陈嘉庚纪念馆举办。此次展览介绍了心系祖国的华侨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兴办集美学校的曲折历程,系统梳理了集美学校与集美学村的发展历史,全面展现了集美学校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小渔村”变身“大学堂”

  “集美村(社)原是一个小渔村。”陈嘉庚纪念馆馆长翁荣标谈道,“清末时期,沿海地区像这样的小渔村有千千万万,但就是这座曾经毫不起眼的小渔村,日后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阵地之一。”

  此次展览题名“集美学村”,内设“和平学村 美成在久”“百年荣光 胜冠南疆”“文脉绵延 嘉风永恒”3个主题,按时间分段讲述集美学村从“小渔村”变身“大学堂”的百年发展故事。

  “陈嘉庚先生是集美学村的缔造者。他曾经说过,‘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1912年,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故乡集美村(社),经过几个月筹备,于1913年正式创立集美小学。”翁荣标说。

  何为集美学村?这个命名蕴含一段和平佳话。“1923年,集美学校已发展为综合性现代学校。当年,厦门战事激烈,对学校造成严重困扰。集美学校校长叶渊在陈嘉庚函准下,派代表分别向南北军政当局请愿承认‘集美学村’为和平村。这是‘集美学村’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陈嘉庚纪念馆研究中心馆员李冰洋介绍道,“成立‘永久和平村’,保护集美学村,成了当时全国各界的共同呼声。从那时起,这个名字保留下来,到今年刚好100年。”

  《时报》曾载:“将来设施完备,集美学村不特为中国之永久和平村,实可称为中国之模范村也。”

  “我们不仅想讲集美学村发展的故事,更想在这次展览中,将集美学村的文化底蕴展现出来,为此,策展着实费了一番心力。”翁荣标说,集美学村的校舍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东南亚建筑风格有机结合,现代化风格的楼体配以琉璃盖顶、龙脊凤檐、雕梁画栋。2016年,“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旧址”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

  “建校时,集美小学没有校舍,借用陈氏宗祠开展教学。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环境读书,让学校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陈嘉庚花费近万银元建造了一座木质校舍,那是集美学校的第一栋建筑。之后,在集美村(社)内,校舍不断兴建,形成了‘村校混合’的格局。可以说,集美学校的校舍成了一种标志,凝结着陈嘉庚的心血、见证着集美学村的成长、书写着‘村’‘校’共同体的故事。”翁荣标说。

  侨界助力展现学村历史

  此次展览上,在众人视野消失多年的油画《集美学校全景图》再次展现在观众面前。该幅作品描绘了上世纪50年代集美学校的全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陈嘉庚纪念馆文物保护科科长陈辉煌讲述了陈嘉庚纪念馆与兄弟单位、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这幅作品得以出现在展览中的过程。

  “文物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得知《集美学校全景图》的存在,是因为许其骏后人向我们纪念馆捐赠了一张《厦门大学全景图》。我们了解到,许其骏受陈嘉庚所托,在1954年至1956年先后创作了《厦门大学全景图》《集美学校全景图》等作品,目的是赠送给海内外各地校友会与华侨社团,宣传学校建设成果并号召海外华侨回国建设。得知此幅画作存在后,我们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社团多方联系,但并未在海外找到这幅作品的讯息。经过海量资料查阅,我们发现,1966年华侨博物院建立10周年时,集美学校曾赠予华侨博物院一幅《集美学校全景图》。我们联系华侨博物院,确认了这正是我们寻找的作品。”

  此次展览筹备过程中,陈嘉庚纪念馆工作人员广泛搜集相关材料、查阅历史档案,并向海内外发布文物征集公告。许多集美学校校友、校友后人和社会人士纷纷提供线索,展现了集美校友的凝聚力和集美学校、陈嘉庚先生的强大号召力。截至展览开展前,陈嘉庚纪念馆总计收到30余条线索和300余件/套文物史料、艺术作品。经过论证、鉴定,专家确认征集成果中与集美学村相关的文物史料共有145件/套。展览最终展出14件/套。

  “这次陈嘉庚纪念馆征集文物的过程,得到了华侨华人各界广泛协助。我们非常感动。”翁荣标说。

  中国侨商会副主席、香港集美校友会监事长王钦贤热心帮忙寻找线索,还发动香港校友捐赠文物。陈嘉庚身边的重要工作人员、集美校委会原主任陈朱明的女儿居住在香港,她捐赠了一批陈朱明珍藏的资料,包含陈嘉庚签名并交给陈朱明的《集美学校建筑账本》《集美社公业基金管理简则》等珍贵史料以及数量众多的老照片。这些资料再现了陈嘉庚回国定居后亲力亲为倾心建设集美学校、规划集美学村发展蓝图的历史。

  远在新加坡的林传贤是陈嘉庚多年好友、新加坡怡和轩管家林崇鹤的后人,他将15封陈嘉庚先生给林崇鹤的亲笔信以及一批珍贵老照片、书刊通过嘉庚先生后裔亲属陈佩仪、王理带到陈嘉庚纪念馆。这些书信是陈嘉庚回国定居期间写给林崇鹤的,信中频频向这位老友介绍集美学校建设情况,不遗余力宣传祖国家乡的发展成就。

  把陈嘉庚的故事讲下去

  陈辉煌说:“这次文物征集活动中,新加坡华人陈来华先生让我十分感动。他在新加坡致力于收集华侨文物,特别是与陈嘉庚相关的文物,多年来陆续捐赠给我们30余件文物。2020年,他拒绝了别人的多次高价收购请求,将两块十分珍贵的‘钟标’招牌捐赠给陈嘉庚纪念馆。今年,看到我们的征集公告,他又帮忙寻找线索,捐给我们一批陈嘉庚以及南洋大学的老照片。虽然身体不再强健,他还是在展厅为观众和媒体讲解了近两个小时。他说,他希望让文物开口说话,把海外华侨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秘书长、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馆长庄诒晶表示,她希望把这个展览带到马来西亚,把陈嘉庚的故事讲下去。虽然陈嘉庚在南洋长期落脚的地方是新加坡,但马来西亚老一辈华侨华人也由衷敬仰这位华侨楷模,希望能传扬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