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3:33:23 来源: sp20241206
长城,对游客而言,是名胜古迹,是盘踞在山脊的长龙,是绵延万里的画卷;对延庆区博物馆(延庆区文物管理所)副馆长于海宽而言,是一本能精确到城墙、炮台的“账本”,是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是要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他说:“我们要努力为后代把长城保护得好一点,让它留存得更久一些。”
延庆境内明长城长约179.2公里,有473座敌台、86座烽火台和42处城堡……这本长城“账本”里,每个数字都沾着泥土与汗水,都是于海宽用脚步丈量、用双手触摸出来的。
于海宽记得,第一次对长城有真正的了解是2007年,那年他30岁,随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延庆二组跋山涉水,徒步走遍了延庆境内的明长城,穿越形制多样、地形复杂的南山路边垣、东路边垣、多处隘口和烽火台,拍摄了近20小时的视频资料,第一次量出了延庆境内明长城长度——179.2公里。
这次“摸底”,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摸清了延庆区长城资源分布情况和构造特点,为后续长城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于海宽了解到,那些沿线散落的小土堆、石头堆,也是长城的一部分。原来,巍峨的长城,也需要被保护。
此后,穿山入林、翻山越岭成为于海宽的工作常态。经过一次次踏勘、巡查,他从文物“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心里那本长城“账”越来越厚,哪里的墙体损毁严重,哪里的敌台需要修缮,哪里的城堡需要加固,都清清楚楚。
随着北京市启动长城文化带建设工作,于海宽肩上有了更重的责任,担任延庆区博物馆(延庆区文物管理所)副馆长后,他带领团队在科技创新、文化挖掘、机制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使延庆文博工作始终保持全市领先。
在于海宽主导下,文物保护插上了科技“翅膀”,延庆区在全市率先开展长城资源高精度三维数字保护工程、开展古建筑消防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文物资源数字化档案数据库、野外流散石刻文物防盗系统,走出了许多个文保“第一步”。如今,在电脑上就可以完成对长城的平面剖面图图纸的生成和精细化测量,在手机上就可以24小时实时监控文物风险点位的火灾和安全隐患。
这位长城守护者已经坚守岗位16年,从那个身型轻快的小伙儿变成了两鬓霜起的中年人,心里不仅装着长城“账本”,还装着各类文物研究保护的工作笔记,用心血记录着这些年他参与完成各类古建筑修缮、长城抢险、京西地区工业遗产调查、延庆区古民居调查和红色资源复核、编制延庆区长城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长城脚下的冬奥盛会”(延庆赛区)文化组团展示弘扬工程、建立长城保护员队伍等工作的心得感悟。
每逢雨雪极端天气,他最挂心的就是长城的“伤痛”加重。今年,“23·7”极端强降雨来袭,自暴雨预警到雨后的一周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一线奔走,察看险情、清理坍塌、组织临时加固,耐心解释相关政策,为全区文物抢险争取了时间,也尽最大努力让延庆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情况降到最低。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于海宽的坚韧与执着助力延庆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他自己也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荣获“首都劳动奖章”。
说起长城保护、文物保护,于海宽始终眼中有光、心里有火。“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干部就是要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他甘做长城保护“铺路石”,这条路,他还要继续走下去。(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