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或不同 关爱恒久远(暖闻热评)

发布时间:2024-12-06 06:20:49 来源: sp20241206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偏见不断被打破,越来越多特殊儿童得到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人物】刘小清

  【故事】一遍遍讲授如何发音,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劳动,帮学生理发、剪指甲、缝补衣物……扎根特殊教育事业28年,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教师刘小清默默耕耘、因材施教,用爱和坚守助力特殊儿童少年实现人生启航。多年来,学校规模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顺利毕业,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点评】

  受多种因素影响,特殊儿童往往难以准确表达个人想法,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爱心和耐心。

  刚来特殊教育学校时,刘小清发现跟学生沟通“好像隔着一座山”。但她没有放弃,身上随时揣着一本手语字典,下课后守在教室陪学生玩耍,还把闹脾气的学生带回家一起生活。爱是育人良方,在细致观察和互动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刘小清用爱的温暖搭建起理解的桥梁,拉近了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也教会了孩子们感恩与善良。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因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孩子成长的一方天地。为了教说话,刘小清用压舌板几十遍、上百遍地带学生一起学习发音方法,不顾自己口干舌燥、喉咙肿痛。她带领教师开设劳动课教孩子生活,组织书画、陶艺、烘焙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正如学校的校训“每天进步一点点”,学生的点滴成就足以让刘小清欣喜:残疾的孩子能够迈开腿,200多幅学生的美术作品先后获奖,5名学生凭美术专长考上大学……28年过去,当青丝变成白发,刘小清用持之以恒的付出点亮这群特殊孩子的人生道路。

  应当看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起步较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特殊教育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经费投入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完备、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加之一些特殊儿童家长的教育意识不强,使得许多“折翼天使”无法与同龄人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近年来,从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国30万人口以上的县全覆盖,到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再到多所高校陆续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偏见不断被打破,越来越多特殊儿童得到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更好满足特殊儿童群体“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离不开特教教师们的倾情付出、辛勤耕耘,也离不开更有温度、力度的政策投入。一方面,要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材建设等关键环节持续投入资源,丰富不同层次的特殊教育供给;另一方面,也要在各地融合教育、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等有益探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让特殊儿童拥有更均等的入学机会。

  每个孩子都是蓝天下的花朵,只是花期不同。办好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多措并举织密特殊儿童的教育保障网络,助力更多像刘小清一样的优秀特教教师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特殊儿童一定能开启更美好的人生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4日 05 版)

(责编:牛镛、曲源)